近期,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2024年春节、元宵节专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
其中,右玉县玉龙超市销售的、标称生产的七必坊清香型白酒(475mL/瓶,42%vol,七必坊+图形,生产日期:2016/8/28),甜蜜素(以环己基计)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经太原海关技术中心检验,抽检产品甜蜜素(以环己基计)检验结果为1.26mg/kg,标准值为不得使用。
据了解,甜蜜素,其化学名称为环己基钠,是一种常用的合成甜味剂。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同时增加产品的口感,在产品中添加甜蜜素来调节口感,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辅料使用不当带入。
公开信息显示,成立于2004年,经营范围包括白酒酿造、配制和成装销售,以“七必坊”品牌运营市场。山西杏花酒都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4年,公司占地面积近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现有职工200人。公司生产经营范围主要为白酒酿造、配置勾兑、成装销售,年生产原浆酒2000余吨。公司注册商标“七必坊”“佳杏”“金都村”,其中“七必坊”“佳杏”先后被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山西省著名商标”。现任控股股东为杨文丽,控股61%。
据报道,时任山西杏花酒都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增俊发现了清香型白酒的技艺精华——七必古法,即:人必得其精,曲必得其时,器必得其洁,火必得其缓,水必得其甘,粮必得其实,缸必得其湿。
曹子建七步成诗,靠的是急智,李增俊七必酿酒,靠的则是恒心、耐心与细心。李增俊,一个地地道道的山西人。山西人喜酒、爱酒、好酒,李增俊也不例外。多年的喜好最终酿出了“七必”的酒。
李增俊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中国人喝酒,喝的是酒,品的是文化。如果酒变了,那文化是否也变味儿了?答案是肯定的,酒文化再博大,也要立足于酒本身,如果酒质出了问题,那么文化也就成了空谈。
酿酒的水,要选择井水,要甘洌纯净;酿酒的粮食,要饱满充实;酿酒的器具,要清洁干净;制作酒曲时,要掌握好发酵的时间;用来发酵的缸,要埋在地下,还要保持缸体的湿润;蒸酒时,要小火慢蒸。中国的酿酒先人在长期的劳动中总结出了这“六必”。1932年,时任山西晋裕汾酒公司总经理的杨德龄先生首次强调天人合一,在古代“六必”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必得其精”。这也就形成了现在所看到的“七必”工艺。
人必得其精,这个“精”字不光是说酿酒人技艺的精湛,更是一种对人的品格、精气神的要求。只有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人,才能坚持其他“六必”,以最严格的标准酿造真正的清香型白酒。
李增俊说,这“七必”工艺在他看来,不仅仅是一种技艺上的要求,更是中华酿酒先辈们对后辈的一种要求,一种寄托。酿好酒要做到极致,做好人更要踏实行事。 作为一个酿酒人,李增俊坚持着“七必”工艺,并把它做成了“七必坊”的内化信条;作为一个山西人,李增俊更是时刻铭记“七必”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对于清香型白酒,不管是历史还是文化,我们都有很大的空间去开发,去挖掘。”李增俊说。
同是杏花村酒的汾酒,一直在坚持“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对此,李增俊是这样说的:“汾酒的历史悠久,实力雄厚,他们配得上这个称号。但是对于清香型白酒的文化,对于山西杏花村的文化,仅靠汾酒一家来发扬不行。清香型白酒的文化就像是一本书,我们每家酒坊就像是书中的单独一页,只有全面挖掘自身文化,找到自己对于清香型白酒文化的理解后,这本文化之书才能真正地传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