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杏花村遗址出土的小口尖底瓶
牧童遥指杏花村 镜心纸本 王明明 1993年作
5月31日,一场独特的讲座,在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一层多功能大厅拉开帷幕。
讲座题目:
闻香知源
——中国白酒源流和山西在中国酿造史上的地位
主讲人:
中国酒文化研究专家、山西汾酒集团董事会秘书长
张琰光,1963年生于汾阳,198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从事酒文化传播、研究30多年。著有随笔集《松林听风》《山涧访樵》,策划和编著《中国白酒文化》等多部酒文化著作,是一名理论紧密结合实践的文化学者。在其工作生涯中,更是把弘扬汾酒文化当成己任,言语中充满了对山西酿酒史的十足自信。讲座过程中,张琰光用幽默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全新的思维,现场讲述山西在华夏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的文化地位,以此引出中华酒文化的源流……
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张琰光全面介绍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脉络,从华夏文明的摇篮到如今山西的振兴崛起,从酒的起源到如今酒类的异彩纷呈,从6000多年前杏花村内发现的“小口尖底瓶”到如今汾酒的传承和发展,酒文化的壮美篇章由此打开。
张琰光也是一位善于总结的学者,在他看来,唐朝人的“花天酒地”,宋朝人的“儒雅潇洒”,明朝人的“英雄气概”,民国的“大王美人”,都在酒文化中彰显得淋漓尽致,而那绵延6000年的漫长岁月,也如一幅画卷,生动地呈现在大众眼前。此时的酒,已经不是散发着香气的透明液体,而是英雄的酒、美女的酒、艺术的酒、文化的酒,他以此串联起社会生活与酒的关系,让听众时而会心一笑,时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最后的读者互动环节,既有热爱酒文化的读者提出了相对专业的问题,也有热爱山西文化的读者建言献策,不仅希望山西汾酒走向世界,更希望同样标志着中国酿造业高超技艺的山西老陈醋,也能奔跑向前。这不仅仅是一杯酒的文化魅力,更是山西人的文化自省。
讲座现场,每位听众都获得了一套图书,其中就包括张琰光策划和编著的《中国白酒文化》、随笔集《松林听风》《山涧访樵》等。本次讲座还得到了山西著名文创机构西堂文化传播的友情支持,现场为听众赠送了鸟尊金属书签,深受大家喜爱。
来源: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