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山西吕梁公安局离石分局发布通告称,警方破获普信惠福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吕梁第一分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该公司主要负责人郭某华、支某兰、冯某清已经被执行逮捕。警方要求该公司业务员包括已经离职人员,尽快到离石分局经侦大队说明情况,争取宽大处理。


河津市公安局
关于普信惠福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资案的通告
为依法惩治非法集资犯罪活动,维护国家金融秩序,保护集资参与人的合法权益,河津市公安局对普信惠福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河津分公司立案侦查,已对该公司负责人宁某某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1、普信惠福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河津分公司投资人积极主张权利,携带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和银行转账记录等有关资料到河津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报案配合侦查,逾期不报案者后果自行承担。
2、参与普信惠福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河津分公司的非法集资行为人,包括团队经理、业务经理以及其他为吸收资金提供帮助的人员,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至2021年7月20日,主动到河津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接受调查。对于能够积极配合调查、主动退缴违法所得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对于拒不配合的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3、请集资参与人员依法合理表达诉求,不信谣、不传谣,对存有侥幸心理,逃避侦查者,尤其对恶意挑拨、煽动非法聚集闹事、非法组织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办案民警:薛警官、杜警官
联系电话:0359-5299968
河津市公安局
2021年7月5日
普信惠福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为普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信资产”)百分百持股企业。去年下半年以来,普信资产销售的理财产品大规模出现到期逾期无法兑付的事件。
这并不是首例,早在今年1月29日,山东滕州市检察院曾发布公告称,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普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滕州分公司负责人批准逮捕。
普信通过通过地方金交所出售的低门槛产品,令其即便是在经济贫弱、证券和理财市场狭窄的山西地区,2018年进入后,一年多的时间内,客户规模已超过万人。
现在,财富的泡沫吹过了,泡泡终于被吹破了。
普信资产爆雷规模或达200亿
两块基金销售牌照有违监管新规
证券市场红周刊
发布时间: 01-16
红周刊 记者 | 惠凯
作为一家知名的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普信资产在2020年已经爆雷,波及客户超过4万人。因普信资产和其董事长管环宇分别控制了一张独立的基金销售牌照,此举已有违证监会发布的《公募基金销售新规》。
普信资产是一家低调但庞大的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短短几年内的扩展,让员工规模一度接近龙头老大恒天财富,但在2020年初却彻底爆雷了。多位投资人和普信资产员工透露,公司存续规模至少130亿元,甚至可能达200亿,波及客户超过4万人。
《红周刊》记者了解到,普信资产和其董事长管环宇分别控制了一张基金销售牌照,此举有违《公募基金销售新规》。其与多家存在关联关系的私募壳公司共同募资,有的基金投向了如天宝食品这样的退市公司。此外,普信还通过地方金交所发行产品募资,部分产品存在自融嫌疑。

————
爆雷规模或达两百亿,涉客户超4万
员工规模一度接近恒天财富
2018年以来,信托、理财爆雷不断,平台甚至头部平台整体爆雷从不可想象到愈加频繁。继安信、钜派、四川信托等爆雷后,《红周刊》记者近期获悉,知名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普信资产在2020年初就已爆雷,震动业界。
目前为止,普信官方并未披露其管理规模。不过此前业内传言,爆雷规模在百亿元以上。普信员工李先生向《红周刊》记者透露,据其了解,普信的存量管理规模至少有130亿元,“最近我们才了解到,普信还动用了一些此前我们不知道的壳公司来募资。比如30万元以上的产品基本都是通过金交所发行,但还有大量所谓的‘小保理’产品没有通过金交所发行,这些产品的底层真实性、产品真实性都存疑。因此总的管理规模可能达200亿!”
长期关注普信的职业投资人邢女士也向《红周刊》记者透露,“普信2019年时,月度募资就能超过30亿,加上过去两年的高息成本,存续总规模200亿元可能都不止”。
对于普信的爆雷,《红周刊》记者采访了多位普信客户、员工、业内人士,听到了多种说法:
(1)普信方面解释称,2019年底时部分国资背景的股东撤资,引发流动性紧张;
(2)2020年疫情冲击,导致业务无法正常开展;
(3)普信募资的底层资产不少是大宗商品,2020年初物流中断、资产无法盘活。
对于上述说法,邢女士直言,“直接原因就是募资无法再持续了”。
在采访中,多位受访对象表示,普信在经营中采取了高举高打的发展策略,规模扩张迅猛。李先生是2018年加入普信的,他透露:“普信员工最多时,应该是在2019年中期,接近5000人,其后有小幅裁员。”
记者了解到,虽然这5000员工人数比理财行业的“老大”恒天财富略小一点,但在管理规模上,相比恒天却要小得多,之所以如此,与普信较低的投资门槛有关。
“普信通过金交所发行的产品,购买门槛最低时只有5万元。”李先生介绍,如此一来,即便是在经济贫弱、证券和理财市场狭窄的山西地区,普信2018年进入后,一年多的时间内,客户规模已超过万人。
降低投资门槛还有另一层意义,即保证了规模的持续扩张,延缓了爆雷时间。
可尽管降低了进入门槛,爆雷还是发生了。几位受访对象表示,2019年时,普信开始了频繁的股权和人事变更,这让少数嗅觉敏锐的投资人心生警惕,2020年2月后、普信出现了大面积兑付困难。“普信爆雷3分天灾,7分人祸。”一方面,疫情突发,冲击了产品的管理退出和后续募资。
有受访员工直言,如果仅仅如此,则可能还有挽回的余地:“在2020年6月前,我们感觉管理层确实是倾向于避免爆雷,用自有资金和从其他板块抽取的资金兑付了一部分,但6月后就彻底躺倒了。据我们内部了解,普信波及到的客户超过4万人。”
————
国资背景成虚妄
上市终究“梦一场”
成立当初,普信迷惑了不少投资人,譬如其名简称与国际知名的资管巨头普信集团(T.Rowe Price)同名,后者管理着超过万亿美元的资产,且一直强烈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普信在公关品宣上投入了大量资金,赞助了不少高端论坛,获奖记录覆盖了《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知名财经媒体。
譬如2018年底,由中欧商学院举办的一个论坛上,组委会授予普信“最佳财富管理机构”奖;2019年初,普信举办7周年年会,原证监会巡视办主任赵某等人士出席活动并演讲;2019年9月,普信举行《2019资产配置白皮书》发布会,由央视某知名主持人主持活动;普信还挖来了诺亚的首席研究官金海年……凡此种种,诸多监管层人士、知名媒体、金融机构的捧场,提高了普信的知名度和声誉,而这也被其用来开展业务、招徕客户。
普信的董事长是管环宇(有时也写作“管寰宇”),其曾在2019年8月召开的全球吉商大会上,出任吉商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兼金融委员会主席。吉林省政府高层也出席了此次会议。正是类似的正面曝光。
图1 管环宇早年接受媒体采访。诡异的是在公开报道中,管有“寰宇”和“环宇”两套名字
普信的股东背景也看似显赫,通稿中多次炫耀有着强大的国资背景:股东包括“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旗下浙江中邮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华夏燕兴有限公司等机构”。
然而对此说法,2020年6月,中国邮政官网发布了《严正声明》,称“我公司发现有人冒用我公司信息注册成立‘浙江中邮控股有限公司’,该冒用行为极大损害我公司声誉”,浙江中邮控股与中国邮政无任何关系。
图2 中国邮政辟谣

同网信、恒天等类似,普信还曾试图拿下上市公司平台。
有知情人士告知《红周刊》记者,普信在2020年前曾计划赴港上市,借壳平台为企展控股(1808.HK),“公司内部还说已经锚定了海通国际等机构”。
但不久后爆雷,上市也不了了之。
Wind显示,企展控股目前股价仅0.16港元,是名副其实的仙股。值得注意的是,企展控股的母公司为仁天科技控股(00885.HK),后者在2020年2月公告称,拟收购一家在中国内地经营投资管理和金融科技业务的公司。
“普信仅仅完成了A轮融资,一般来说还不到上市的时候。”邢女士直言其上市一说不可信,“释放上市的消息,大概率是为能继续融资服务”。
————
持有两张基金销售牌照
有违《公募基金销售新规》
普信是具备公私募基金销售资质的,其多个通稿中均提及,公司控股北京微动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据此,普信也成为为数不多的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
操纵多家壳私募募资
与九鼎系存在合作





————
部分产品涉嫌自融
有金交所辟谣“属无效挂牌备案”




图3 中恒信达智信产品


来源:侨金所
据天眼查APP,中恒信达的股东之一叫张雪,张雪还是另一家企业“征和恒泰置业有限公司”的小股东,该公司的大股东就是征和开元控股集团。目前,中恒信达已诉讼缠身,涉及委托理财合同纠纷、债权转让合同纠纷等。
————
兑付方案被指没诚意

图4 资产优化方案:商品抵偿,不少商品定价偏贵


图5 不少出借人登报声明,反对普信的资产优化方案

对于上述种种情况,《红周刊》记者也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采访普信、管环宇和其他高层,但未获回复。
(本文已刊发于1月16日《红周刊》,文中提及基金、产品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科技金融在线